【特别推荐】一把椅子 一杯咖啡 一份温暖
——记国开行法律事务局法律服务站
中国经济网 马欣
到国家开发银行法律事务局党支部的第一天,记者便注意到了法律服务站。
记得当天记者跟随支部委员走进开行办公楼13层法律局,支部委员进办公室取材料,记者等在办公室门口。四下打量,发现支部委员所在的办公室处于整个办公大楼的转角处,记者所站的平台依托建筑优势,空间很大,差不多有30平方米,呈梯形状,“梯形”的一边有一排大玻璃窗,采光充足。奇怪的是,窗边摆放了一排椅子,窗台上放着一些法律局以前的活动的照片;拐角处还有一个书架,上面有不少与法律有关的书,还有多家主流媒体当天的报纸;椅子的斜对面靠墙处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咖啡机和纸杯,咖啡机旁还有几盆绿植。
询问了支部委员,才知道,原来刚才看见的地方,是为来法律局送审合同的同志准备的休息区。平日里很多分行的员工会将项目合同送到总行审核和会签,一份合同往往要走多个流程,等合同的分行员工没处去,就只能在走廊里“游荡”。为此,法律局贴心地布置了这个休息区。此举深得人心,时间长了,大家就都叫它“法律服务站”。
得知来龙去脉后,虽然还不了解法律局,记者对法律局的好感却倍增,决定再回法律服务站看看。
回到服务站,正好碰见一个小伙子坐在那里,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陕西分行的员工,正在等合同,到了有一会了。合同上交之后,便来到这里等。“虽然不知道要等多久,但是在这里不用担心自己会妨碍其他人办公,看看书,渴了还有咖啡喝,也不觉得时间很难熬,难得清闲,挺不错的。”虽然记者并未刻意询问什么,但是小伙子的几句诚恳的话正道出了记者对法律服务站的喜爱。然而,几天之后,记者在法律服务站亲自经历了等待,才切实体会到这小小的服务站所传递的来自法律局的关怀。
记者蹲点期间,正赶上法律局的支部建设主题活动。记者早到了半小时,支部委员正忙于布置会场。为了不打扰大家工作,记者便去了法律服务站。坐在服务站的椅子上,不时有员工进进出出协调各项工作,每个人都脚步匆匆,忙得恨不得分身。大家看到记者,只能略带歉意地笑笑。
记者不禁自问,如果没有这个服务站,是不是现在自己也要在走廊的某一处焦急地等待?走廊面积有限,一眼望去便可尽收眼底,两侧都是办公室,不管在哪,都会影响办公室里的人工作,进退两难,好不尴尬。
很多人都有因工作在外等待的经历,但却很少有人能像开行分行员工这样享受到他们在法律局受到的这份关怀。服务站的设立并非法律局的份内工作,而法律局却真正做到了关心分行员工,想他们所想,才会如此贴心,布置出这个法律服务站。虽然这件事极易完成,甚至不会带来任何成本,也不需耗费太多精力,可是这件“简单的事”的背后,却满载着法律局对分行员工的关心。如果没了这份关心,即使这件事再容易做,恐怕依然想不到、做不到。
在服务站等待的时间里,记者给自己接了杯咖啡。虽然法律服务站的布置简单,却让等在这里的人感觉很温暖。椅子略显老旧,坐着却很舒服。书报不多,内容却足够等候时阅读。最可贵的是咖啡机和绿植,即使没有它们,服务站的服务功能也可以得以完整体现,但增加了它们,每个等候的人都真切感受到法律局的关怀。咖啡机上看不到一点污渍,旁边的砂糖摆放整齐,绿植长得极好,细看之下,花盆里的土略湿润。看来,法律局不单设立了服务站,更对它进行了精心的维护。看着服务站里简单却用心的摆设,喝着手里的咖啡,倍感温馨。
蹲点前,记者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到底什么是党建,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做好党建?每当提到党建,大家都会想到业务和党建要紧密结合,不要“两张皮”。可业务和党建怎么结合,这是个问题。
在法律局蹲点期间,记者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法律局员工忙碌的身影,恨不得自己多生出两只手,走路都略带小跑。但记者发现,不管记者和哪位员工聊天,他们都会嚷着“忙死了,忙死了”,可是声音却透着愉快,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真心的笑容。虽然工作繁忙,可是大家却都心情愉快。
在法律局蹲点多天,记者突然明白,党建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不管是党建工作还是业务工作,都是由人来开展。
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心理活动的影响,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引人们选择正确的方向,工作的氛围影响人的情绪。无论是正确的观念,还是良好的工作氛围、团结互助的团队,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建立和维护,而这种建立和维护,恰恰是通过党建来完成的。就像法律局党支部书记李化常告诉记者的,党建应该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来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业务发展。通过党建来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建设,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业务向前发展。
在开行全行20多个部门的“员工满意度民主测评”中,法律局连续两名列前茅;分行上交的对总行各部门的打分,法律局也位居前列。在法律局,组织关怀人,精神鼓舞人,实践激励人,思想引导人,党建激发出每位员工的积极性,而每位员工也在用每天的点滴工作践行着党建。
每次到法律局,记者都会去服务站看看。坐在服务站的椅子上,阳光照进来,身上很暖,心里很暖。
(责编:权娟、李放)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