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初,我们有幸作为王建同志先进事迹采访团的记者,深入到王建同志曾工作、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察隅县察瓦龙乡门空片区左布村,采访王建同志生前共事的领导、同事、朋友和村民,真实记录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步步还原王建的生前事迹,展现他的真实形象。
采访王建同志的事迹,既是一次感人至深、饱含热泪的亲历,更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洗礼。如今,王建虽然已经去世两个多月了,可是,位于怒江上游的左布村仍然沉浸在一片悲恸中。我们到达左布村,采访还没开始,村民们便纷纷围了上来,向我们诉说王建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诉说王建对他们的好。
我们被村民们的泪水感染着,被他们的言语吸引着,被王建同志的事迹感动着,一步步进入了王建的内心世界,进入了村民的感情深处。
“他是去贡山县为我们购买电线时,遇到塌方,不幸去世的……”低保户旺姆拉着我们的手,边说边哭。
“他在考察火龙果项目时,上山测量土地,从摩托车上甩了下来,扭伤了腰,好几天都下不了床……”大学生村官琼吉卓玛眼含热泪对我们说。
“他在给村里修水渠时,和大家一起扛水泥、拌砂浆,什么活都干,结果手都起了泡……”村民云登说到动情处,哽咽起来。
……
听着那些简单却质朴的话语,面对左布村群众那一张张朴实却时时被眼泪充溢的脸,本应理智、冷静对待一切的我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跟着村民一起感动,一起悲痛,一起流泪。
我们多次劝慰村民要控制情绪,多次告诫自己要冷静对待,但每次采访,我们依然忍不住和村民们一起流泪。当我们一次次用颤抖的双手拍下一个个感人镜头的同时,我们也在内心深处不断地追问:王建,一名普通的林业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牺牲为什么能感动如此多的老百姓?能赢得老百姓如此的深爱和拥戴?我们在寻找答案。
46岁的村民顿珠平措,不会说汉话,也听不懂汉话,但当我们一提到王建两个字时,他立刻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王建,哑咕嘟!”因为,王建的一举一动,为村里所做的每一件事,在他心里有杆秤。
![]() |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83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4]2108-308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039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