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引导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在经济发展和维稳一线创先争优,使全镇上下呈现出党组织坚强有力、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党群一心,强力推进大移民。黄龙镇是全区移民搬迁主战场,按照省市“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目标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移民搬迁工作总体安排部署,我们举全镇之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张等难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当好“火车头”,在移民建设和维稳一线创先争优。安置点建设过程中,镇村干部包片包户负责工程建设进度、施工质量,连续三个多月没有节假日,不少干部带病坚持工作,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为调动移民党员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在移民集中安置点组建“临时党支部”,组织移民党员群众开展带头宣传执行政策、带头搬迁、带头动员亲友搬迁、带头帮助困难户搬迁、带头维护稳定的“五个带头”争创活动。在移民新集镇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移民“一户一档”民情档案,机关党员干部与移民结对帮扶,“一对一”、“贴身式”服务,确保移民顺利搬迁、安居乐业。截止目前,全镇共安置移民278户1126人,建房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建设场坪达170万平方米,铺设管网9800米,硬化路面2.6万平方米,移民集中搬迁安置工作已圆满完成。
内外兼修,合力打造大党建。内强素能,重在提高党组织的活力与战斗力。镇党委将一大批“一村一名大学生”、创业“能人”和优秀“80后”年轻人,选配进第八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为村(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门槛,将年龄和学历作为党员发展的硬杠杠,组织发展对象进行德的专项测评,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和品质。加大村(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建立主职后备干部人才库,培育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各村(社区)制订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确立65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现集体与农民的双增收。外树形象,重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按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起来、用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的宗旨,我镇将回龙村、舒家村等6个村作为党组织堡垒建设第一批试点,以“五务合一”为基础标准,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组织各村(社区)党组织在增强服务功能上作文章,在促进村居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同时,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二三工作法”任务承诺,将群众所急所忧所虑的民生事项,在承诺时间内办好,并接受群众的绩效评议,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开拓创新,聚力促进大发展。创先争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围绕“四镇两区”建设目标,我们坚持以黄龙古镇四大会馆保护性修缮和龙舟赛、漂流节等水上娱乐项目开发为中心,以东部斤坪村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和西部聚仙谷旅游开发,黄龙、柏林、花果十公里城镇带建设为两翼,加快推进形成以古镇为中心、东西呼应的旅游开发大格局。利用与北京市、天津市等移民对口帮扶协作城市的平台,加强旅游招商开发和生态农业建设,力争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黄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按照发展思路目标,坚持实行“三重一大”事项民主科学决策,镇村党员干部层层签订《标杆承诺书》,对岗位工作任务和效果进行公开承诺,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干部立体考核办法》,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明确到人和时间节点,通过党员群众、服务对象、分管领导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晒出党员干部工作实绩,有效地杜绝了“庸、懒、散、软”现象,全镇上下比学赶超的争先氛围浓厚。今年前三个季度,镇域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镇招商引资、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齐俊)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83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4]2108-308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039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